文章欣赏 > 文章欣赏
通透:社会核心概念底层逻辑
分类:文章欣赏    时间:2025-10-29    浏览:23次
1、人性:人性本恶,人性向善。底色是“本恶”,即生而具有的趋利、自保本能;“向善”是后天通过规则、道德驯化形成的选择,用于适配群体共存。

2、善恶:恶是人性本能,善是人性选择。

3、动机:由 “人性” 根本决定,“利益优先” 是所有行为(个体或群体)的核心驱动力,其他诉求多为利益的衍生或包装。

4、法律:利益博弈的产物,核心功能是 “维护社会秩序”,通过划定行为边界、威慑越界行为实现;“正义” 是附加的美化标签,目的是降低规则推行阻力,让公众更易接受。

5、规则与秩序:本质是 “保障利益”,无论是社会规则、职场规则还是人际规则,最终都是为了稳定特定的利益分配格局,避免利益争夺引发混乱。

6、正义:有两层属性,一是 “公道人心”,是大众对公平的朴素期待;二是 “装饰品”,当与秩序、利益冲突时,常被牺牲,仅在需要美化规则时被提及。

7、道德:核心是 “向善的意愿”,引导个体克制本能、顾及他人;但因其主观性强,极易被利用为 “绑架工具”,比如用 “孝顺”“善良” 等名义迫使他人妥协。

8、博弈:本质是 “利益的争夺”,所有博弈行为都围绕利益展开,过程中充斥着算计、妥协与权衡。

9、话语权:由 “既得利益者” 掌控,掌握资源、权力或优势地位的群体,能主导规则制定、舆论导向,定义 “正确” 与 “合理”。

10、叙事权:由 “胜利者” 决定,无论是历史书写、事件解读还是价值传递,最终的叙述版本都由博弈中的获胜方塑造,服务于其合法性与利益。

11、真相:天然具有 “扭曲与片面性”,受叙事权、利益立场、信息差等影响,很难以完整、客观的形态呈现,多为筛选后的 “局部事实”。

12、标签化:本质是 “思想的牢笼与枷锁”,通过美化、丑化、污名化等手段固化认知,具有极强的目的性 —— 或维护权威、或打击对手、或引导舆论。

13、语言:并非中立工具,自带 “偏向性与蒙蔽性”,通过措辞选择、语境构建等方式传递隐含立场,实现对认知的引导或操控。

14、婚姻:包含两层核心,一是 “两性关系” 的情感与生理联结;二是 “共同利益” 的绑定,如经济合作、资源共享、风险共担、子女养育等。

15、出轨:本质是 “背叛与毁约”,既违背了婚姻中情感忠诚的隐性约定,也破坏了基于共同利益建立的信任关系。回避问题,两头获利的投机思想。不是离婚不自由,而是出轨更有性价比。
Copyright © 2014-2024 shaoo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ICP备08014032号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