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欣赏 > 文章欣赏
为什么你活得无趣
分类:文章欣赏    时间:2023-07-13    浏览:2728次

你是否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批判:

找工作能赚钱啊!——旅行有什么用?能赚到钱吗?

跑步能锻炼身体!——跳舞有什么用?能锻炼吗?

考个会计证能找加薪啊!——学画画?能卖钱吗?

结婚这就安定下来了啊!——谈恋爱搞浪漫?还不是要结婚?有什么用?

但有没有想过:

不管你活成什么样,最后还是要死的。又有什么用?无用的人生卑微,而无趣的人生悲哀。

理由一:你太“有用”

有趣等于恰当的不确定。但是只有一个事物有明确、可计算的回报,才能被归纳为“有用”。一旦一件事被要求必须“有用”,事情就明确的无趣起来。在“有用”的人看来,有趣的人总是显得不安分,特立独行、乐呵呵、莽撞、好奇与想象力四溅,终日做着些“没什么用”的事情。

一旦一个人是否“有用”来作为事情的唯一评价,那么这个人活得无趣就天经地义。而这种功利与短视背后,则是深刻的不安全感与焦虑。

和这样的无趣之人对话特别费劲——你和他们谈起一个好玩的东西,他会先问你:“赚钱吗?”然后是“好弄吗?”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他又会问:“肯定吗?”这些问题只要有一个是否定的,他们就不感兴趣,转移方向。

在我们的教育中,也有同样的焦虑。孩子喜欢运动,家长继续叮嘱,要做就做中考要考的运动,千万别做些没有的运动。如果想发展个兴趣,那就发展能够评级的,千万别做些没用的。某著名培训机构的广告词就是“我们只教给孩子有用的”。

从生涯看,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?当课堂外的每一分一秒都充满了确定性,当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在系统里面置换出有用的结果,兴趣这个老师就彻底被开除了,而随之而来的好奇心、想象力、创造力更无从谈起。

既然我们在童年剥夺了一个孩子寻求兴趣的时间,封闭了他们发展兴趣的可能,还亲手掐死兴趣这个老师。就别困惑于为什么他/她会在高考前选专业毫无主见,追逐热门的“有用”的专业,在恋爱的时候找“少奋斗10年”的另一半,在工作时候谋“定下来”的工作,在生活中选择“别折腾”的方式,明确地活成一个确定、无趣、毫无想象力的人。

标准答案,只能产生标准笨蛋。

没有了兴趣老师的提预习,我们只好等生命任务来临才开始补课——我们在该谈恋爱的时候学习,在该学习的时候玩,在该工作的时候学习,在该结婚的时候又在工作,专注副业一百年。

读书也一样。书努力在让自己变得越来越“有用”,你有多久时间没有读过一本“没什么用”的书了?我是漫画迷、科幻迷,书丢在办公室,也经常被人问?你现在还会读这样的没用的书?我告诉他们,当年我做GRE老师,心理学就是没用的书。后来我学心理,职业规划就是没用的书。后来我写《拆墙》,画小人就变得有用了,而职业规划成为我的事业。再说——读书只求有用,就如吃饭只管饱一样——我干吗非要有用啊?!

我们身边充满这些无趣之人,当你一次次地解释后,我也就开始懒得对他们说明——从功能主义心理学来说,有趣是我们为未来做的准备,为未知的未来的存款。有趣是勇敢者的游戏:有趣的事情可能有用,也有可能无用;有趣是投资能力,而不是消费生活。有趣能让我们越来越多可能,同时也越来越生机勃勃。而无趣之人逐渐长大,世界与他们越来越无关了。

从我自己看来,有趣什么也不为,有趣是种活着的、元气淋漓的状态,有趣证明我们还年轻,还在打开新的世界,还在长大,没有长老。

有趣攻略一:如何避免活得太有用?

1.DifferentNight

想要在生活中创造不确定性,先要留出生命中的空白。我们的大脑喜欢空白,一旦出现空白。就会把自己潜意识里迫切的东西填进去。

每周给自己设定一个“Differentnight”(第八夜),不要设定任何比如说:“我要养成一个习惯”或者“要发现自己的兴趣”这样的期待;然后以自己最放松的状态投入随便干点什么——你可以信步某个地方,约一个不常见的人,或者参加一个此前不会参加的聚会,总之,做点不一样的事情。

给自己定一个闹钟,在铃声响起之前,不准看表,不准做重复的事。

回家给自己做个梳理,三四次以后,必有收获。

为什么你活得无趣?可能是你太“有用”!?

2.与有趣的人呆在一起

找到你身边觉得有趣的人,和他们呆在一起。看看他们业余时间在干什么。作为讲师,总需要出差。头几年还觉得有趣,看看名胜古迹,几年下来全国好玩的地方都去过,同时全国也迅速地变得越来越一模一样,我对出差开始厌倦。直到我有一天想:既然地方被扫荡完了,为什么不找有趣的人?

于是我做了一张中国好玩的人地图——每一个城市,我都标出来自己想认识的人,出发前给他们私信,要求拜访。

3.读些无用却有趣的书

4.不跟团的自助游

5.加入一个全新的兴趣小组

理由二:深陷感官兴趣的泥潭

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感官刺激最集中的年代,调查说现代人每天要看近150个广告。

我们从读书时代、迅速进入博客时代、微博时代、读图时代、视频时代。这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永不满足的感官兴趣——一个接着一个,不要停。请注意这种碎片化信息流的危险,他们无穷无尽、日益刺激、频率切换太快,这些都让我们没有时间深度思考,进入自觉兴趣。

为什么你总是放下书一本哲学书去看微博?就是因为微博里面有不确定的刺激,下一秒可能汪峰就能上头条。而罗素肯定不会在你看《西方哲学史》第37页时,出来刷屏说:“@安提斯泰尼,贱人也,鉴定完毕。”

活在感官轰炸中的人,往往依赖性地看着一次又一次的新信息,感受那种瞬间的推背兴奋感,以及结束后的深深失落感。当你的大脑吃惯街边麻辣烫,就再也永远无法感受到食物细致的原味了。人的注意力资源有限,当你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陷入感官刺激的泥潭,你也就没有精力发展出那个兴趣金字塔的尖,取而代之的,你把自己发展成一个板砖——知识面狂宽,但是肤浅得可怕。

尼布拉斯·卡尔在《浅薄》(一本讨论互联网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书)一书中这样描述被互联网感官轰炸的人:

“你时常觉得耳鸣、目涩,注意力无法集中;你懒于记忆,习惯于张口就问;你不喜欢冗长的陈述和表达,喜欢直奔主题和搜寻答案。这种状态被称为‘忙者生存’。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,我们通常喜欢简短、支离破碎而令人愉快的内容。

互联网发出各种刺激性杂音,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,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,因而既阻碍我们进行深入思考,也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。”感官轰炸让人浅薄,亚里士多德在《尼各马可伦理学》里表达过类似观点:人类的三种生活方式,追求原欲,追求荣誉以及追求哲思。他认为原欲的追求不是不好,但容易过度。容易堕入放纵的恶的生活。

从生物学角度出发,你很容易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——第一,我们感官有阈值,这让我们能感受的快乐有上限。其次,感官刺激有适应性,这意味着我们贪婪无限——如果仅凭感官带领,我们会很快适应一个刺激,然后继续追求更高的刺激。第三,大部分的感觉器官终会慢慢衰老。我们注定只能享受一定量的刺激——但与此同时,我们的内心欲望却无休止地膨胀。过度的感官刺激,一定会让生活落入痛苦之中。

当你习惯一分钟的烟花,你再感受不到整夜的宁静星空。

深陷于感官,大脑变板砖。

兴趣攻略:电子静默专业的寿司食客在每两个寿司之间,会吃一块姜片。让自己的味觉重新回到原点。才能更好地感觉下一个寿司的滋味。而在每天的感官轰炸中,你也可以给自己一个静默时间,让自己有机会发动更高层次的兴趣。

电子静默就是个好方法。

电子静默意味着你隔绝自己和外界的所有的基于网络、无线电等等的联系,关掉手机和电脑和其他的电子设备。最后,让自己回到一个没有电子产品感官轰炸的世界。你需要注意下面的事:

1.如果你有要事在身,可以提前告诉你身边的人不要着急,并找一个能找到你的紧急联系人。

2.不在你的家里或者工作场所会更好。

3.刚开始的时候,你也许会觉得无所事事,或总是担心重要的邮件和电话被错过。尝试回顾一下你这段时间的生活,在一张白纸上写和画点什么。

为什么你活得无趣?可能是你太“有用”!?

4.你的兴趣会慢慢苏醒,你会想起来很多让你感兴趣的事情。不管是看一个画展,还是想起一个朋友,只要与电子无关,就去做!

5.运动、冥想等都是不错的静默方式。但是如果有时间,请一定给自己一段无所事事的时间。

每个星期坚持半天,甚至一天时间,一个月后你会慢慢发现自己重新对生活产生新的兴趣。

理由三:掉出了自己的心流通道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:

一眨眼一小时就过去了;感觉做任何事情都完全掌控又流畅;精神高度集中,目标专注;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;有一种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……

很多人在写作、画画、表演、游戏、阅读等过程中有过这个感受,按照希腊心理学家米哈里·齐克森米哈里的说法,你正停留在你的“心流”(flow)里面。这是兴趣发展的极致。

我承认一直到第一次潜水,我才真正理解到FLOW的意思——在大洋底下有很多看不见的洋流,潜水教练会带你进入某一个——一旦你进入,你就好像进入一个无形的海底机场移动条——你不需要动一个脚趾头,就会自动地被洋流拥着向前走。前后各色的鱼儿与你相对静止,头顶蔚蓝天空闪闪发光,只有珊瑚提醒你在向前移动。

你处于一种快速前进但是却非常放松的状态。正如你在工作里专注地融入某件自己喜欢做的事,全力以赴、尽情发挥,完全忘记其他所有不相关事物的存在。相比之下,我更喜欢台湾心理界的翻译——神驰。

米哈里访谈了许多世界级的高手,提炼这种心流发生的原理,发现下面的情况下,心流容易出现:你喜欢从事的活动;你能专注,不会忧虑的;有清晰目标的;有立即回馈的;有主控感的;时间感流逝停止的……

你想到了什么?男生想到了玩游戏,女生想到了购物。他们各自都是喜欢的、能专注的、有清晰目标和立即回馈的活动,如果你只看不买的话,也没有忧虑。所以男女人各自能在游戏和商店里待一整天,完全感受不到时间流逝。如果工作也能像玩游戏和逛街一样,那该有多好!

米哈里也这么想,在进一步研究心流之后,他公布了自己的心流通道模型。

正如上图所示,心流发生的区域、技能和挑战的函数——如果你总能让自己的挑战程度和技能控制在这个通道之内,你就能一直保证自己的心流。而一旦你不小心掉出了自己的心流通道,挑战太高而能力不足会让你感到焦虑(想想一个无论如何无法通关的游戏和陪女友购物刷卡的人、一个难度太高的工作吧);而能力太高但挑战太低,则会产生厌倦,比如把你分到幼儿园组踢足球。

所以如果你总能让自己停留在心流通道中,工作就会好像游戏和逛街一样好玩。一开始我们要提高技能(A),但是一旦感到自己厌倦了,就马上提高挑战难度(B),一直到自己觉得焦虑,然后又开始学习新的技能。一直到厌倦感又来临,再继续开始学习技能。

这也是游戏设计的原理:在一开始的时候先让你很容易升级,也很容易拿到点数。

继而逐渐提高升级的难度,也让你掌握越来越难的操作技能。如果游戏设计得好,你会一直玩下去。只要你对于自己的状态有觉察,同时有足够的挑战和技能可学,让工作像逛街一样其实不难。好教练通过心流设定学习进度,好的电影通过心流设计剧情和镜头惊喜,好的老师通过心流让课堂不知不觉进行。而你能做的事情,则是找到自己心流通道的宽度、斜度以及工作方式。

Copyright © 2014-2024 shaoo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ICP备08014032号
返回顶部